2017/12/15

佩佩豬教歹囡仔大細?真有那麼嚴重嗎?


又到了閱讀歡樂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聖誕特刊的時間了!先來一篇跟當今幼兒界火紅的偶像-佩佩豬(Peppa Pig,粉紅豬小妹)有關的文章。(題外話,若論哄小孩的功力,佩佩豬跟巧虎誰會勝出?)
slimmer_jimmer@ flickr(CC BY-NC-ND 2.0)
每年BMJ的聖誕特刊都會節選幾篇主題乍看之下不是很正經,有的甚至有點莫名其妙的文章。但這些文章的研究方法絕大多數都挺認真,而且仔細去想,這些題目背後其實都有深刻意涵或能帶出更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像是去年的〈好小孩才能得到聖誕老公公的禮物嗎?錯!〉(文章連結https://science-wj.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16.html)。

2017/12/07

老是被高熱量食物吸引嗎?解決方法是…吃高熱量食物!


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注意力常會不由自主地被巧克力、漢堡、薯條、洋芋片、蛋糕、鹽酥雞…這些高熱量食物吸引呢?別擔心,其實你並不孤單。
已經有不少研究都指出,「食物」比起其他不可食用的物品更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且不需要使用真正的食物,食物的圖片或甚至文字就能達到效果。更可怕的是,高熱量食物(energy-dense food/calorie-dense food)的吸引力遠勝於低熱量食物!
高熱量食物大多高油或高糖,或是高油加高糖。
m01229@flickr (CC BY-NC 2.0)

2017/12/05

是否不該讓審閱人得知論文作者是誰?

研究論文(paper)投稿到期刊接受評審(review)的過程中,採取單盲(single-blind,亦即審閲人知道論文作者是誰但作者不知審閱人是誰)或是雙盲(double-blind,作者不知道審閲人是誰、審閲人也不知道作者是誰)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定的嘛!」──大家大概都這樣覺得。

2017/09/30

努力不懈給嬰兒看可能是有影響的

這是上周刊登在《Science》的研究,主題是努力不懈給嬰兒看或許是有作用的。
圖片取自Leonard等人2017年論文

2017/09/23

你相信人有自由意志嗎?你如何解釋他人行為?

關於自由意志,先前介紹過自由意志論者的正向情緒較多、負向情緒較少(你相信人有「自由志」嗎?),還有愈相信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人,愈不能忍受不道德行為,同時也愈希望犯罪者能得到嚴厲懲罰(你相信人有自由意志嗎?你支持嚴刑峻法嗎?)。簡而言之,相不相信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對多個面向都會造成影響。
Marc Brüneke@flickr (CC BY 2.0)

2017/08/20

透過兒童繪本教小孩,主角是誰有差嗎?

童書、故事書、兒童繪本,不只被大人當作安撫小孩的工具,也被當作教育小孩的媒介。不管是生活習慣的養成,還是價值觀的建立,主題包羅萬象琳瑯滿目,幾乎是想得到的都找得到。有趣的是許多童書或兒童繪本內的主角都不是人類,而是動物,而且是擬人化的動物。不管是兔子、獅子、大象、小豬、青蛙、老鼠、狐狸、還是長頸鹿,時常以穿著人類的衣服,用兩隻腿走路,說話時和人類一樣比手畫腳的形象出現。有人說,以動物作為主角比較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但不確定這個說法有沒有證據支持。但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Patricia Ganea質疑,若繪本的主角是擬人化的動物而不是人類,那麼繪本中想要傳達給小朋友的教育訊息可能不一定能讓小朋友接收到。
Enokson (CC BY 2.0)

2017/08/17

「欸欸、那看起來好像一張臉!」-其實猴子跟你想的一樣

今天來教大家一個英文單字:pareidolia,名詞,發音為/per-ī-ˈdō-lē-ə/,中文翻譯為空想性錯視。什麼意思?就是把無意義影像看作有意義畫面的情況或傾向。比方說,火災現場熊熊烈火的上方好像有惡魔的身影(其實只是濃密的黑煙)。
Simon Harriyott (CC BY 2.0)

2017/08/10

破除迷思的好方法?

這世上存在很多迷思,或都市傳說,而且有些好像不管再怎麼宣傳再怎麼教育也無法根絕,其韌性之強根本和蟑螂不相上下。像是「人類只用了大腦的10%」,或是「接種MMR疫苗可能會讓小孩得自閉症」(註:MMR疫苗為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後者這類迷思不但會危害到個體的權益,還有導致傳染病的大爆發的風險,所以若是能夠糾正民眾的觀念,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只是,要怎麼糾正呢?
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CC BY-NC-ND 2.0)

2017/07/27

你相信人有自由意志嗎?你支持嚴刑峻法嗎?

過去幾個實驗都發現,操弄人對人有自由意志這個概念的相信程度,會使人們的行為或思想產生變化。比方說,當人們的「人類擁有自由意志」這個信念產生動搖時,會變得比較自私、較具攻擊性、出現比較多的作弊行為、或是認為罪犯的刑期應被縮短。於是,有人就問啦,那些極度相信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人,是不是應該也比較無法容忍不道德行為?是不是同時也支持嚴懲罪犯?
Dave Nakayama (CC BY 2.0)

2017/07/26

等等,你確定這不是假新聞嗎?

從去年(2016)的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美國社會開始強烈關注「假新聞」這項議題。不過台灣的大家似乎更早就遭受假新聞的荼毒,算是走在世界潮流的前沿吧?(該覺得驕傲嗎這…)不過,大家在什麼情況下會去執行「事實查核」(fact checking)呢?應該是在對新聞內容感到有所懷疑的時候吧。但是啊,研究發現當我們知道有其他人也在讀這些可疑的新聞時,進行事實查核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Stuart Rankin (CC BY-NC 2.0)

這個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者以一系列八個實驗來告訴大家一件事-人們一旦覺察到其他讀者的存在,進行事實查核的意願便會降低。不過只要提醒人們回想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便有機會抵消這個負面效果!
主要的實驗流程是這樣的:實驗參與者必須登入某新聞網站並在上面閱讀三十多個新聞標題,但這些標題有真有假,參與者的工作便是決定哪些標題是真的哪些標題是假的。每答對一題得一分,但若答錯一題也會被扣一分,最終的分數會被換算成金錢發放給參與者。選項有三個,除了〔真〕和〔假〕之外,還有〔事實查核〕這第三個選項。如果參與者在某一題選了〔事實查核〕這個選項,那他就可以在實驗結束時得知這一題的正確答案。
參與者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人在登入新聞網站後,會見到自己的名字顯示在網頁角落,在此將這組稱之為〔單獨〕組。另一組人在登入後,除了自己的名字外,還會看到另外102個正在線上的其他使用者的名字,稱之為〔群體〕組。就這樣,這個操弄很簡單吧?但是這樣竟然對參與者選擇〔事實查核〕的意願產生了影響。不管在哪個實驗中,〔群體〕組的參與者選擇〔事實查核〕的比例都比〔單獨〕組還要低。而且不管選擇〔事實查核〕可以加分或會被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
這是實驗中參與者見到的畫面。
上面的A是「新聞網站」組別的參與者見到的畫面;下面的B是「Facebook」組別的參與者見到的畫面。
這邊兩個截圖都是[群體]組的畫面,所以可以看到畫面右邊除自己的名字外,還有其餘多名登入中的參與者。
圖片取自Jun 等人2017之論文。

接下來的實驗更神奇了。研究者把原本的「新聞網站」改成「Facebook」,也就是讓參與者在Facebook的介面上讀這些新聞標題並判斷真偽。結果當介面換成Facebook這種社交網站之後,〔單獨〕組選擇〔事實查核〕的比例竟然降得跟〔群體〕組一樣低。是不是因為Facebook這種社交網站,不管怎樣都會給人“總是會有誰也在看吧”的感覺呢?
中間還有好幾個實驗,這邊先略過不談,不過我想提一下最後一個實驗。因為研究者發現,一般而言警覺性(vigilance)比較高的人,似乎比較不容易因為身處群體中就疏於事實查核。是以在最後一個實驗中,研究者想知道人們的警覺是不是造成〔群體〕組事實查核比例較低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於是便要求參與者在開始讀新聞之前先回想自己過去和現在的職責、義務與責任(duties,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這麼一做果然讓〔群體〕組選擇〔事實查核〕的比例增加到跟〔單獨〕組一樣高!
所以囉,大家以後記得提醒自己,在社群網站上看新聞的時候要特別提高警覺,別看到按讚數很高或是超多人分享就糊里糊塗地跟著按讚分享喔!

參考文獻

Jun, Y., Meng, R., & Johar, G. V. (2017). Perceived social presence reduces fact-check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3), 5976–5981. doi:10.1073/pnas.1700175114

2017/07/25

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可預測病患的死亡率


罹患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患者,在生活上有很大程度需仰賴照顧者(caregiver)。而所謂的照顧者,不論是配偶、子女、媳婦或看護,大多時候必須獨自一人擔負起照顧者的角色。擔任病患的照顧者是一項勞力又勞心的工作,若在缺乏外援與心理支持的情況下,長期下來有可能對照顧者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Brian Walker(CC BY-ND 2.0)

2017/07/24

談判前,注意你的飲食!

食物被我們吃下肚後,除提供能量外尚且提供多種營養。比方說,吃下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後,血液中酪胺酸(tyrosine)的濃度會上升。吃下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血液中色胺酸(tryptophan)的濃度會上升。酪胺酸和色胺酸都是對人體而言不可或缺的胺基酸,而且分別為兩種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酪胺酸為多巴胺的前驅物,而色胺酸為血清素的前驅物。雖說這些神經物質的濃度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但是得要吃多少東西才能對我們的外顯行為產生明顯的改變呢?一餐有沒有可能?
George Redgrave (CC BY-ND 2.0)

2017/07/04

拍照其實不一定會讓你記不清楚!

各位可能讀過〈你保留的是照片還是回憶?〉,或〈放下相機吧,用肉眼記憶才會印象深刻〉這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介紹的是同一項研究,而該研究的重點是:使用相機有損記憶。不過,另一篇同樣發表在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則試圖以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來釐清「拍照」與「記憶」兩者之間的關係。
Olly Coffey (CC BY-NC 2.0)

2017/06/25

人類看/聞得出剛生病的病人嗎?

迴避生病的個體,是動物降低遭受病原體感染的適應性行為之一。不要懷疑,人類就是一種動物。為了成功地迴避病人(不論是在意識或無意識層級),首要之務是辨識出生病的個體。當然,咳嗽、鼻涕都已經不停歇這類症狀明顯的,誰都能馬上就辨認出來。但是這樣還不夠,畢竟某些疾病的外顯症狀或初期症狀並不明顯。
Brian  (CC BY 2.0)

2017/06/18

嬰兒喜歡看臉孔,胎兒也是!

在眾多圖形中,臉佔有其特殊地位。過去研究持續發現,出生僅僅數日的新生兒也偏好注視人臉或是符合臉孔特徵的圖形(有兩個眼睛和嘴巴)而不是其他圖形。其實不只是新生兒,約34周大的胎兒也是喔!
Credit: Tracy (CC BY 2.0)

2017/06/09

食慾不佳而且沒人陪你吃飯嗎?對著鏡子吃飯吧!

有沒有發現,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飯,東西好像變得比較好吃?而且經常一不小心就吃太多?所謂的“social facilitation of eating”指的便是相較於自己一人獨自進食,和他人一同進食時人們會覺得食物比較好吃,吃下肚的量也比較多。
Credit: Nagoya University

2017/06/08

當死亡近在眼前,或許沒有想像中那麼哀傷

我們的文化不談死亡,勉強提及,也都伴隨著可怕、悲傷的情緒。但是美國研究者發現,當死亡近在眼前時,人們的負面情緒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地多。
Mathieu Thouvenin (CC BY-NC-ND 2.0)

2017/06/01

學齡前的性別教育

人們在很年幼的時候就開始會以「性別」來區分其他人,偏好和自己同性別的人玩在一起,而且甚至從兩歲開始就會以「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來推論別人的行為舉止或偏好,比如:小明是男生他應該喜歡玩玩具車、小美是女生所以可能會選粉紅色的衣服穿、男生要剪短頭髮、女生不可以太粗魯…。雖然不知道是否全世界全數文化中的兒童皆如此,但至少美國、中國、巴西、南非等地的研究都發現類似的現象。
Arya Stark from Game or Thrones.
相較於姊姊Sansa,Arya的行為舉止較不符合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2017/05/26

史特拉迪瓦里琴,厲害在哪?

聽過史特拉迪瓦里琴(Stradivarius)或Del Gesùs嗎?史特拉迪瓦里琴和Del Gesùs分別是在1718世紀由義大利的史特拉迪瓦里家族和Guarneri家族所製造出來的弦樂器。這些樂器被視為是弦樂器之最,尤其是安東尼奧·史特拉第瓦里和Giuseppe Guarneri的作品更是當中最頂級的。這些樂器的價格不菲,最昂貴的前幾名拍賣價甚至高達幾百萬美金。若是以工藝品或骨董的角度來看,這些古老的琴當然有它們的價值,只是若單以樂器的身分來看,它們真的有那麼特別,或傑出嗎?

2017/05/24

關於科學傳播,科學家的外表重要的很

科學傳播是科學工作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會在新聞、科普網站、雜誌或電視節目上看到科學家們試圖以任誰都聽得懂的方式向社會大眾解釋他們自己的研究成果。不過根據科學家的‘外表’的不同,民眾也會對他們的研究做出不同的評價…
By Photograph by Orren Jack Turner, Princeton, N.J. Modified with Photoshop by PM_Poon and later by Dantadd.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17/05/13

嬰幼兒時期學的語言—你以為你忘記了,其實你還記得…

咱們來假想一個情況:一個在韓國出生並在韓語環境下長大的小嬰兒,在他一歲大時因故被遠在荷蘭的荷蘭家庭領養了。於是從此以後,這個孩子耳裡聽到的是荷蘭語、嘴巴說的是荷蘭語、眼睛讀的是荷蘭文、手寫出來的是荷蘭字。他很快就融入荷蘭語環境中,荷蘭語也變成了他的「母語」。同時,再也沒有人跟他講韓文。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後,如果我們問他會不會或懂不懂韓文,他會回答:「完全不會」。但他生命中的第一年,以及在母親肚裡的那段期間,可是紮紮實實徹徹底底地被韓語環境所擁抱啊,更何況在他離開韓語環境前恐怕已經開始說話了呢,那些難道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嗎?

nofrills (CC BY-NC 2.0)

2017/05/08

改善認知功能的另一種選擇:體感遊戲訓練

想要改善認知功能,但覺得有氧運動或電腦化認知功能訓練太過單調或一成不變嗎?其實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體感遊戲」(exergame, exergame= exercise+ game)。原則上,需要使用身體動作和系統產生互動完成任務的電動遊戲,便可稱得上是體感遊戲。像任天堂Wii搭配Wii FitWii Sports softwareXbox Kinect、或是一邊踩腳踏車一邊在虛擬實境中完成任務的活動這些都可算是體感遊戲。既然有氧運動或純認知功能訓練都能提升某些認知功能,那麼結合這兩者的體感遊戲是否也能達到類似效果?效果會不會更好?

Charlie Hallin @flickr (CC BY-NC-ND 2.0)

2017/05/03

鴿子的文化傳承

四月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有篇文章,主題蠻有趣的—鴿子的文化也是可以累積的(正確來講應該是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
圖片來自Sasaki and Biro (2017) Figure 1.

2017/05/02

同學們,你們的大腦同步了嗎?

中文好像會以「頻率」來比喻兩個人是否能處得來,例如:「不行啦,我跟她頻率對不上,一定處不好啦」。不知這個用法的起源為何呢?細究起來,「頻率對不對得上」到底指的是啥,是指兩個人腦波的頻率有沒有一樣嗎?不過啊,學生們在課堂上上課時,從全班同學腦波同步的程度可以看出他們是不是喜歡這堂課,是不是有專心喔~
課堂進行中示意圖,學生頭上戴著可攜式腦電波儀。
圖片取自Dikker等人2017年論文。 (CC BY-NC-ND)

2017/05/01

這…難道是另一種…吐—真—劑!?


講到吐真劑,第一時間便聯想到〈哈利波特〉的石內卜 :p。不過現實生活中,硫噴妥鈉這種麻醉藥也曾被拿來當作自白劑或吐實藥。據說這種藥能起作用是因為它能使人全身放鬆,連大腦也放鬆了,所以沒有餘力或心思去編謊話。這其實跟酒精很像,不是都說酒後吐真言嗎?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則研究發現,對實驗參與者右側的背外側前額葉(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簡稱dlPFC)施打跨顱直流電刺激tDCS),減少了參與者在特定情況下說謊的次數。

2017/04/26

自傳式記憶中的自我

「自我」(self)是個有趣的概念。「自我」形象是如何形塑而成的?我為什麼是變成現在這樣的我而不是另一種個性、人格?有人認為我們對自我的理解或認識,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我們記得多少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以及自傳式記憶的內容。

Laurel Guido (CC BY-NC-ND 2.0)

2017/04/23

懷孕時營養不良或壓力太大,對孩子的影響恐怕會持續一輩子

胎兒在母親子宮裡的經歷,是否會帶來一輩子的影響呢?有一假說(Fetal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 hypothesis)認為,某些成人疾病或老年疾病的發生與否,甚至可以追溯到一個人的胎兒時期。

lunar caustic (CC BY-SA 2.0)

2017/04/19

長期「社會隔離」怎麼辦?「環境豐富化」或能改善部分症狀

社會隔離(social isolation)指個體缺乏社交關係,完全沒有和其他個體互動(或雖然有但趨近於零)。已知長期的社會隔離對於生理與心理健康皆會造成巨大的傷害,曾經遭遇長期社會隔離的兒童,成年後出現憂鬱症、思覺失調症、躁症、酒癮、藥癮的可能性較一般人高。
Camilla (CC BY 2.0)

2017/04/16

睡眠剝奪會導致「錯誤自白」的可能增加嗎?

錯誤自白(false confession),係指一個人承認自己明明沒有犯過的罪。既然沒做,為何要承認自己有做?可能的原因眾多,不管是自白者個人的心理或生理狀態,或是接受訊問時的狀況。今天介紹的這個研究把焦點放在「睡眠剝奪」。

Dean Hochman (CC BY 2.0)

2017/04/13

服用LSD之後,對“恐懼”的臉變得不敏感

是的,就是你想的那個LSD,在世界多國都被列入禁藥清單,有最強致幻劑之稱的LSDLSD由瑞士科學家艾伯特·霍夫曼所發明,初期有一段時間被視為具有成為精神疾病治療藥物之潛能而用於研究中,近年來有捲圖重來的跡象。
 
telly gacitua (CC BY-NC 2.0)

2017/04/09

2017/04/06

有氧運動是否能改善記憶功能?


Farhad sh (CC BY 2.0)
有氧運動是否能夠幫助成年人的記性變好?

2013年一項後設分析研究(Roig et al., 2013)整理了41個文獻之後這樣說:

2017/04/02

這位董事長是不是蓄意要破壞大自然呢?

大家會怎麼回答以下的問題呢?
(1)『某企業的副總裁向董事長提出一個新計劃。副總裁表示,這個計劃可以提升公司的獲利,但會破壞環境。董事長說,他才不管破壞環境這種事,他只想盡可能多賺點錢。於是他們就啟動了新計劃,結果他們賺到了錢,也破壞了環境。』
你覺得這個董事長的行為值得譴責的程度是多少(0分~6分,0分是完全不值得譴責,6分是非常值得譴責)?你覺得他是不是有意(intentionally)要破換環境?
(2)『某企業的副總裁向董事長提出一個新計劃。副總裁表示,這個計劃可以提升公司的獲利,還會保護環境。董事長說,他才不管保護環境這種事,他只想盡可能多賺點錢。於是他們就啟動了新計劃,結果他們賺到了錢,也保護了環境。』
你覺得這個董事長的行為值得表揚的程度是多少(0分~6分,0分是完全不值得表揚,6分是非常值得表揚)?你覺得他是不是有意(intentionally)要保護環境?
Billy Wilson (CC BY-NC 2.0)

2017/03/31

腦機介面,脊髓損傷復健的新希望-2

之前介紹過一個巴西研究,利用腦機介面神經復健治療,協助下半身癱瘓的脊髓損傷患者回復下半身的運動控制功能(舊文連結)。今天來介紹一個相關的新研究:這個新研究以「皮質內腦機介面」(intracortical brain–computer interfaceiBCI)搭配手臂的「功能性電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歷經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成功地讓一位四肢癱瘓的脊椎損傷患者順利拿起杯子喝咖啡、舀馬鈴薯泥吃。
腦機介面+功能性電刺激系統示意圖。
圖片取自Ajiboye等人2017論文。

2017/03/28

看得見卻也看不見:雙眼競爭、視覺意識及其他


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義大利版圖中長統靴的下半部,也就是義大利半島的南部,在歷史上有一段時期,其實是所謂的那不勒斯王國。十六世紀時,那不勒斯有位博學家德拉·波爾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舉凡天文學、數學、天氣學、煉金術、神秘的自然現象等主題他都略知一二。為了能更有效率地吸收更多知識,這位大哥想到了一個妙招:同時讓兩隻眼睛各看一本書1。既然平常都用兩隻眼睛來閱讀,如果讓左眼看一本書的同時讓右眼看另一本書,不就可以省下一半的閱讀時間嗎?!


2017/03/21

當女性肥胖者遇上高熱量食物時


肥胖(obesity)的定義是BMI(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大於或等於30。以一個身高165公分的人為例,如果他的BMI30表示他的體重是82公斤。
部分已發展國家深受肥胖之副作用所擾,因為諸多慢性疾病常伴隨肥胖而至。攝取過多高熱量食品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所以為了預防過重或肥胖、為了控制肥胖者的體重,專家常會呼籲大家不要吃太多高熱量食品。不過這個簡單的道理雖然大家都懂,但真要執行起來可是一點也不簡單哪。ヽ(`Д´)
Victor Lee (CC BY-NC-ND 2.0)

2017/03/16

你的年齡正當9、19、29、39、49、59、69、79、89或99大關嗎?


過去華人似乎認為人的歲數一旦有九這個數字,也就是‘幾十九’歲時,容易遭逢厄運,像是九、一十九、二十九、三十九、四十九歲……。所以會說逢九的人必須安太歲、二十九歲不能結婚、不能過六十九歲生日……之類的。不知道現在大家還會不會這樣認為?(不知道這個跟正文有沒有直接關係,但因為我想不到其他的引言所以就) 撇開這個不談,各位會覺得自己的年齡逢九時便具有特別意義、會特別想做些什麼嗎?
Lindley Ashline (CC BY-NC-ND 2.0)

2017/03/14

想增進自己的記憶力,試試「位置記憶術」吧!


諸位時常想著如果自己能夠擁有超凡記憶力該有多好的朋友們,你們有福了!
有種比賽比的是記憶力,大家可能在電視上看過,參加比賽的選手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把一大串數字、名詞、人臉、名字記下來。比方說5分鐘內記住125個詞、或是在15分鐘內記住一千多的數字、或是可以把pi值記到小數點後很多很多位。你可能會覺得這些人記憶力特佳是天生的,但這其實是可以靠後天訓練來達成的。
Get out! I need to go to my mind palace.

2017/03/08

工作記憶訓練+跨顱直流電刺激(tDCS)


有蠻多研究者都致力於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訓練方式的開發,這之中又有人把希望寄託在跨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簡稱tDCS)上。跨顱直流電刺激,或tDCS是什麼東西?就像它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就是可以把直流電通到腦袋裡的東西。
Michael Coghlan (CC BY-SA 2.0)

2017/03/06

你相信人有「自由意志」嗎?


所謂「自由意志」,簡單來說即是自由選擇不同選項、動作的能力。
事實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出抉擇,今天穿哪件衣服哪件褲子哪雙鞋子、早餐要不要吃那家新開的早餐店、走哪條路上班……。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人,會認為我們有能力決定在每個抉擇中要選擇哪個選項。而相信「決定論」(Determinism)的人,則是認為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有其前因,因此自由意志是不可能的。
Mo Riza (CC BY NC 2.0)

2017/03/02

人如其名,真假?


不知道「人如其名」這句話的出處是哪兒,但一項來自以色列的新研究發現,一個人叫什麼名字,可能會影響他的長相喔!
你覺得這人的名字是四個選項中的哪一個呢?
圖片取自原始論文Zwebner et al., 2017

2017/02/28

一邊復健一邊參與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簡單說就是大家一起當科學家。幾個有名的例子像是Galaxy Zoo(星系動物園,還有繁體中文網站喔):幫忙把從天文望遠鏡收集到的觀測資料做分類的,第一年開張就有15萬個民眾參與;Foldit:藉由摺疊蛋白質的遊戲來幫助破解蛋白質結構究竟是如何折疊成的。前兩個是在線上完成的,當然也有必須透過實體世界才能完成的,像是紀錄、回報候鳥遷徙之類的計畫。關於公民科學的詳細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科技大觀園的這篇文章或是直接參與你有興趣的計畫

不是只有在實驗室裏才能當科學家喔!
BRICK 101 (CC BY-NC 2.0)

不過呢,公民科學跟復健是怎麼扯上關係的?

2017/02/14

小睡能幫助幼兒活用新學到的動詞

大家都知道嬰兒的睡眠時間很長吧?不過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嬰兒每天的睡眠總時數也跟著逐漸縮短。兩個月大的嬰兒每日睡眠時間還可以長達14.5個小時,但到四歲時就只剩11.5小時而已了。但大家也都知道,他們並不是一次睡滿十幾個小時,而是重覆睡睡醒醒吃吃玩玩這樣的循環。這一小段一小段的睡眠對記憶功能有什麼影響呢?

Darren Johnson (CC BY-NC-ND 2.0)

2017/01/30

性別的刻板印象改變了多少人的一生

有個朋友的朋友,非常,非常的聰明,根本就是天才等級的那種聰明。才華出眾、天賦異稟……這類的形容詞全部都可以用在這人身上。這人很年輕就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然後在研究機構裡做著那種神人等級的研究。

Mike Scoltock (CC BY-NC 2.0)

2017/01/24

胎兒的大腦-早產兒篇

說到胎兒的大腦發育(是的,就是還在媽媽子宮裡的胎兒,就是還沒出生的胎兒),已經有研究團隊成功測量胎兒大腦內部不同區域間的連結囉。不知道的人可以看這篇:胎兒的大腦發育:你看過胎兒的fMRI嗎?今天我們把焦點聚焦到早產兒的大腦上。
Jimpo (CC BY-NC-ND 2.0)

2017/01/16

「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嗎?小心吃太多!

肥胖或過重,容易出現在哪種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簡稱社經地位)的族群呢?在古早的年代,講到肥胖或過重,大家腦海中是否多會自動浮現腦滿腸肥的富商或高官的形象?是的,在過去,有錢人或地位比較高的人比較容易與肥胖扯上關係。但在現代,肥胖或過重已經不只是這些人的專利。美國、英國、日本、或南韓等多個國家都出現“低社經地位的人反而容易肥胖或過重”這種現象。

Killing by fast food
Andy @flickr (CC BY-NC-ND 2.0)

2017/01/10

揮之不散的情緒對記憶產生的影響

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記憶。那些帶有情緒成份的事件,似乎經常在我們的回憶裡留有比較深刻的痕跡。但在很多時候,當引起情緒反應的事件本身已經結束,但我們的情緒仍未回復平靜。如果這時發生了一件不會激起情緒反應的事件,那我們對於這個事件的記憶,會受到殘存情緒的影響嗎?

這是一張會引起情緒反應的圖片。
1994 Pulitzer Prize, Feature Photography, Kevin Carter, The New York Times
Cliff CC BY 2.0

2017/01/02

偏見形成所需的時間,其實很短暫

我們知道,即使是一歲大的兒童,也能透過很短的時間觀察到兩個成人之間的關係如何。至於兒童如果看到大人們對待兩個人有不同的態度時,兒童自己對待這兩個人的態度會受到影響嗎?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讓一群四歲和五歲的小朋友觀看一段約30秒的影片。影片中,一個演員扮演分發玩具的角色,負責把玩具分給另外兩個演員(AB)。這個分發玩具的人,對待A時面帶微笑、傾身向前,而且迫不及待要把玩具拿給A。但他對待B的態度卻明顯不同,不僅皺著眉頭彷彿避之唯恐不及外,還發玩具發的心不甘情不願。從這段影片,很明顯的看的出來這個負責發玩具的人比較喜歡A看了這段影片兩次以後,研究者就問小朋友他們自己比較喜歡A還是B。結果選擇A的小朋友佔了多數。即使小朋友根本就不認識這個發玩具的人,也不認識AB,就只是看到發玩具的人比較喜歡A而不喜歡B,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