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2

這位董事長是不是蓄意要破壞大自然呢?

大家會怎麼回答以下的問題呢?
(1)『某企業的副總裁向董事長提出一個新計劃。副總裁表示,這個計劃可以提升公司的獲利,但會破壞環境。董事長說,他才不管破壞環境這種事,他只想盡可能多賺點錢。於是他們就啟動了新計劃,結果他們賺到了錢,也破壞了環境。』
你覺得這個董事長的行為值得譴責的程度是多少(0分~6分,0分是完全不值得譴責,6分是非常值得譴責)?你覺得他是不是有意(intentionally)要破換環境?
(2)『某企業的副總裁向董事長提出一個新計劃。副總裁表示,這個計劃可以提升公司的獲利,還會保護環境。董事長說,他才不管保護環境這種事,他只想盡可能多賺點錢。於是他們就啟動了新計劃,結果他們賺到了錢,也保護了環境。』
你覺得這個董事長的行為值得表揚的程度是多少(0分~6分,0分是完全不值得表揚,6分是非常值得表揚)?你覺得他是不是有意(intentionally)要保護環境?
Billy Wilson (CC BY-NC 2.0)


上面的例子是實驗哲學家Joshua Knobe2003年所發表的論文中的一個實驗內容1。實驗參與者是從曼哈頓的一座公園裡攔截到的路人,每個路人被要求讀(1)(2)其中一個例子並回答它的問題。可以看到這兩個例子的文字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只差在(1)是破壞環境,(2)是保護環境。
Knobe的實驗中,有82%的人認為董事長(1)是有意要破壞環境的,但只有23%的人認為董事長(2)是有意要保護環境的。這樣的結果顯示我們在推論他人行為的意圖時,會被行為所產生的附帶作用而左右。當某人的行為產生了不好的副作用時,人們很容易傾向認為這個人是故意要讓這副作用發生的;但是這個副作用若是好的,人們不太會覺得這個人是故意要讓這副作用發生的。這個現象被稱為side-effect effect,或Knobe effect
Knobe的第一個實驗之後,蠻多研究都重複發現這樣的結果。只不過,這並不表示所有的文化都存在有這個現象,即使有,各個文化之間也並非沒有差異。
比方說,印度人之中雖也有這個現象,但和美國人比起來又有些微差異。在一個研究中2,研究者同時募集了美國人與印度人來當實驗參與者。結果發現,雖然印度人同美國人一樣,大多認為董事長(1)是有意破壞環境,但認為董事長(2)是有意保護環境的印度人比美國人多得多。
薩摩亞與萬那杜都是位於太平洋的島國
Andrew Moore (CC BY-SA 2.0)

在另一個實驗中3,研究者募集來自多種不同文化的實驗參與者,包括:美國、墨西哥、薩摩亞、萬那杜、哥斯大黎加、南韓、以及宏都拉斯。在這之中,來自墨西哥、南韓、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的參與者的反應和來自美國的參與者相似,也就是認為董事長(1)是有意破壞環境的人很多,但認為董事長(2)是有意保護環境的人較少。比較不一樣的是薩摩亞人,他們只有約五成的人認為董事長(1)是有意破壞環境,但有近八成的人認為董事長(2)是有意保護環境的!(萬那杜人也有類似的反應,只是差距沒有那麼大。)
其實我個人是蠻不能理解這一系列的實驗結果的,因為從我的角度來看,不管是董事長(1)(2)都說啦:「他才不管破壞/保護環境這種事,他只想盡可能多賺點錢」。所以不管最後環境是被破壞或是被保護了,都不可能是董事長故意/有意/蓄意/intentionally的作為不是嗎?!(但是我也知道我時常猜不透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了)
言歸正傳,這篇文章的重點有二:一是介紹Knobe effect給大家;二是讓大家知道並非所有文化都有這個現象。第二點會影響到Knobe effect成因之推論,因為全世界所有人表現都一致的話,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非常基礎、原始的。但如果這個現象在不同文化間有很大的差異,那該考慮的因素可能就更複雜了。

參考文獻
1.         Knobe, J. Intentional action and side effects in ordinary language. Analysis 63, 190–194 (2003).
2.         Clark, C. J., Bauman, C. W., Kamble, S. V. & Knowles, E. D. Intentional Sin and Accidental Virtu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oral Systems Influence Perceived Intentionality. Soc. Psychol. Personal. Sci. (2016). doi:10.1177/1948550616663802
3.         Robbins, E., Shepard, J. & Rochat, P. Variations in judgments of intentional action and moral evaluation across eight cultures. Cognition 164, 22–30 (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